豆腐乳
豆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,是用豆浆的凝乳状物发酵制成的奶酪型产品。有的豆腐乳及其卤汁还是很好的调味品。我国各地都有豆腐乳生产,虽然它们的外观、形状、大小不一,又因配料不同而名称和风味各异,但其制造方法都大体相同。
(一)工艺流程
1.腐乳坯制造
大豆→浸泡→磨浆→滤浆→煮浆→点浆→养花→压榨
↑ ↑ ↓
水 凝结剂 腐乳坯←划块
2.发酵
腐乳坯→接种→培菌→腌坯→装坛→后熟→成品
↑ ↑ ↑
毛霉种曲(或根霉) 食盐 各种配料
(二)制作方法
1.制坯
(1)浸泡泡豆的目的是使大豆能充分吸水膨胀。浸泡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高低的具体情况决定。一般冬季气温低予15℃时约泡8~16h,春秋季气温在15~25℃时约泡3~8h,夏季气温高于30℃时约仅需2~5h左右。泡豆程度的感官检查标准是掰开豆粒,两片子叶内侧呈平板状,但泡豆水表面不出现泡沫。泡豆水用量约为大豆质量的4倍左右。
(2)磨浆将浸泡适度的大豆,连同适量的三浆水均匀送人磨孔,磨成细腻的乳白色的连渣豆浆。在此过程中使大豆的细胞组织破坏,大豆蛋白质得以充分溶出。
(3)滤浆将磨出的连渣浆及时送入滤浆机(或离心机)中,将豆浆与豆渣分离,并反复用温水套淋三次以上。一般100kg大豆约可滤出5~6°Bé的豆浆1000-1200kg。(测定浓度时要先经静置20min以上,使浆中豆渣沉淀)。
(4)煮浆滤出的豆浆要迅速升温至沸(100℃),如在煮沸时有大量泡沫上涌,可使用消泡油或食用消泡剂消泡。生浆煮沸要注意上下均匀,不得有夹心浆。消泡油不宜用量过大,以能消泡为度。
(5)点浆点浆是关系到豆腐乳出品率高低的关键工序之一,点浆时要注意正确控制4个环节:①点浆温度80%,②pH 5.5~6.5,③凝结剂浓度(如用盐卤,一般用12~15°Bé),④点浆时间不宜太快,凝结剂要缓缓加入,做到细水长流,通常每桶熟浆点浆时间约需3~5min,黄浆水应澄清不浑浊。
(6)养花豆浆中蛋白质凝固有一定的时间要求,并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,因此养花时最好要加盖保温,并在点浆后静置5~10分钟。点浆较嫩时,养花时间相对应延长一些。
(7)压榨豆花上箱动作要快,并根据花的老嫩程度,均匀操作。上完后徐徐加压,划块最好待坯冷后再划,以免块形收缩,划口应致密细腻,无气孔。
(8)制坯 制坯过程要注意工具清洁,防止积垢产酸,造成“逃浆”。出现“逃浆”现象时,可试以低浓度的纯碱溶液调节pH至6.0,再加热按要求重新点浆。如发现豆浆pH高于7.0时,可以用酸黄浆中和,调回pH值,至达蛋白质的等电点。
2.培菌
(1)菌种准备将已充分生长的毛霉麸曲用已经消毒的刀子切成2.0cm×2.0cm×2.0cm的小块,低温干燥磨细备用。
(2)接种 在腐乳坯移入“木框竹底盘”的笼格前后,分次均匀撒加麸曲菌种,用量约为原料大豆质量的1%~2%。接种温度不宜过高,一般约在40~45 oC(也可培养霉菌液后用喷雾接种),然后将坯均匀侧立于笼格竹块上。
(3)培养 腐乳坯接种后,将笼格移人培菌室,呈立柱状堆叠,保持室温25℃左右。约20h后,菌丝繁殖,笼温升至30~33℃,要进行翻笼,并上下互换。以后再根据升温情况将笼格翻堆成“品”字形,先后3~4次,以调节温度。入室76h后,菌丝生长丰满,不黏,不臭,不发红,即可移出(培养时间长短与不同菌种、温度以及其他环境条件有关,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)。
3.腌坯装坛
腐乳坯经短时晾笼后即进行腌坯。
腌坯有缸腌、箩腌两种。缸腌是将毛坯整齐排列于缸(或小池)中,缸的下部有中留圆孔的木板假底。将坯列于假底上,顺缸排成圆形,并将毛坯未长菌丝的一面(贴于竹块上的一面)靠边,以免腌时变形。要分层加盐,逐层增加。腌坯时间约5~10天。腌坯后盐水逐渐自缸内圆孔中浸出,腌渍期间还要在坯面淋加盐水,使上层毛坯含盐均匀。腌渍期满后,自圆孔中抽去盐水,静置一夜,起坯备用。箩腌是将毛坯平放竹箩中,分层加盐,腌坯盐随化随淋,腌两天即可供装坛用。配料前要先将腌坯每块分开,然后计数装坛,并根据不同的品种配料。装坛时将腌坯依坛排列,用手压平,分层加料。装完后灌足卤汁,卤汁以淹过坯面2cm左右为好。装坛不宜过满,以免发酵时卤汁涌出坛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