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用料配比】
(制200个)
皮料:面粉1 800克,化猪油100克。
糖馅(桂花白糖馅):白糖3 000克,化猪油500克,炒面粉750克,鲜桂花75克。
肉馅:二刀猪肉1 000克,金钩25克,甜酱25克,化猪油50克,老姜10克,葱100克,胡椒面2.5克,味精10克,川盐10克。
【操作步骤】
(1)制皮:铁锅洗净,下冷水约1 750克,开后下面粉烫熟(边搅边下),制成烫面起锅晾冷后,加化猪油100克揉匀,扯成200个剂子,将剂子擀成圆形薄皮。
(2)制桂花白糖馅:鲜桂花去蒂,留花瓣,与250克白糖和转,用手搓匀;加白糖2 750克、化猪油、炒面粉拌匀即成。取出1 000克,待用。
(3)制肉馅:将猪肉、葱、老姜、金钩均洗净,切成细颗。炒锅烧热后下化猪油烧至六成热时,下肉炒至出油,下甜酱、姜颗熵香,再-加精盐,炒人味后盛入钵内,晾冷后加味精、胡椒面、金钩、葱颗混合拌匀,即成肉馅待用。
(4)包心:在一张饺皮上,一半包入肉馅(每个约10克),捏成半圆形(两边交头处提褶),另一半包入桂花白糖心馅(每个约10克),捏成三角形(交头在中间折绉)。
(5)蒸饺:小笼刷油,放饺子各5个,合笼蒸熟即成(上汽即可)。
【诀窍提示】
皮子要加化猪油,熟后才透明。包鸳鸯饺是关键,包入肉馅时,捏成半圆形;另一半包甜馅时,捏成角形,交头在中间折绉,形如前半圆后三角形的鱼形。
【风味特点】
皮料软嫩,馅料两种,鲜香咸甜,别具风格。
注:文中所引饺子来历,系摘自1993年第三期《四川烹饪》尊贤文:“饺子杂谈”。
三线糯米烧麦
“烧麦”古称“稍麦”,巴蜀俗称“刷把头”。其折束如花,皮薄馅嫩,是我国古代面食中的佼佼者。公元十四世纪,朝鲜李朝出版的《朴通事》记载着中国的“稍麦”。文中日:“元代,大都(今北京)午门外的饭店中,有卖素酸稍麦者。”文后附注:“以麦面作成薄片,包肉,蒸熟,与汤食之,方言谓之稍麦……当顶撮细,似线稍系,故日稍麦。”可见,烧麦至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。
此品由万州“美味春餐厅”特一级点心师张宗玉制作。她数代家传,通晓蒸、烤、煎、炸等制作方法。所制各种点心,独具匠心,其鸟兽虫鱼,栩栩如生。尤其是“三鲜烧麦”,更是别具一格,为市民所喜爱,供不应求。1990年5月由万县市商业局授予“名特小吃”称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