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腐乳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多民族聚居地区,解放前仅乌鲁木齐市有小作坊少量生产腐乳。解放后腐乳生产得到很大发展。近年来,各厂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,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革工艺,取得了较大的进展,产品质量有所提高。
(一)引进高温型毛霉菌种
在二次发酵工艺中,前期发酵使用的菌种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。要求菌种的蛋白酶活力高、酶系全、不产生有害物质、菌丝粗壮、紧密柔软、生长的温度范围大、抗杂菌能力强等。过去各厂均使用五通桥毛霉,在16~20℃室温下培养72h左右。但一到夏季,气温高,极易污染杂菌,毛霉生长不良,造成蛋白酶活力低,后期发酵时蛋白质不能充分水解,产品鲜味差。同时,菌丝弱,不能在腐乳块外形成一层完整的被膜,经过远距离运输后腐乳不成块,因此影响产品质量。1986年有两个厂引进了南京发酵厂的耐高温毛霉菌种,在25~30℃室温下培养40~48h,毛霉就生长很丰满,解决了夏季停产的问题,还大大减少了“白点一的产生。
(二)改进产品风味
新疆腐乳,一般来说味偏咸、香气差。为了改变这一情况,各厂采取了一些措施。
(1)把好培养毛霉这一关,使毛霉生长丰满而适度。
(2)改变腌坯方法用24。B6的饱和食盐水进行腌制,使腌坯含盐量控制在12%左右,成品含盐量保持在10%左右。盐水回收加盐后继续使用。这种腌坯法操作简单,便于控制盐分。
(3)适当增加面曲用量(增添酶源),使成品细腻。也有的在配料中添加糖或糖精,使口感和香气得到改善,以符合多数消费者的口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