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豆酱(味噌)
(1)生产工艺
种户 食盐
白米一水洗、浸泡、蒸煮、冷?:兰坚
大豆一水洗、浸泡、蒸煮、冷却一发酵一成熟酱酪
乳酸菌一菌培养液二L菌培养液一酵母菌
(2)制作方法
①制米曲及米盐用量 精米率为93%的精白米,经水洗、浸泡约24h,常压蒸30min,冷却后,接种由米曲霉或酱油曲霉培养的种曲。再在潮湿的、室温为30~40℃的曲室中培养2d左右,即为成曲。若采用木盘或竹帘制曲,则在培养过程中应翻曲2~3次。制醅时的米曲用量,以制米曲用的米重计,通常为制酱原料大豆的50%~250%。甜口豆酱米曲用量较多,辣口豆酱用米曲量较少。
②乳酸菌及酵母培养液制备 制日本豆酱用的乳酸菌为嗜盐片球菌,其培养液含菌数为106个/g。
制日本豆酱用的酵母菌,与制酱油的酵母菌相同,为鲁酵母(Saccharomyces rouxii),或称鲁氏酵母。其培养液菌数为105个/g。
③将大豆洗净后,浸泡20h左右,使充分吸水至质量为原重的2.4倍。再在0.05MPa蒸汽压下蒸20~60min。通常制红色豆酱的大豆,蒸煮压力较高,蒸煮时间亦较长。自制豆酱则用水煮熟大豆。一般发酵容器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发酵池,内壁刷涂料;或使用内壁喷涂环氧树脂涂料的碳钢发酵罐。
④将米曲粉碎后与食盐拌匀,再与熟大豆及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液混合,进行发酵。或根据传统方法,在制醅时加入上一批发酵正常的酱醪。这会使上述微生物生长更旺盛,产品风味亦更好。
在酱醪发酵、成熟过程中,室温可为常温或保持30℃左右。米曲中的蛋白酶逐渐将大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及氨基酸,并由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,继而由酵母进行酒精发酵。待嗜盐片球菌增殖至104~106个/g时,酱醪呈微酸性;当pH降至5左右时,该菌即停止增殖。这对于豆酱的口味、咸度,乃至色泽,均有重要作用。
⑤发酵醪成熟的时间,按豆酱种类而异。辣口豆酱为6~12个月,甚至长达2年左右;甜口豆酱为2~6个月;甜豆酱夏天仅需5d,冬天为20d。由于日本豆酱醪的浓度高于酱油醪,故发酵速度较为缓慢。
⑥按传统的习惯,日本豆酱以“活性”形式出售,即成品中有活的酵母和可检测到的酶活性。但是若将豆酱装入塑料袋,则会由于酵母发酵而致使豆酱膨胀、包装袋破裂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可在包装前将豆酱置于70~80℃的温水中灭菌,或加入1%~3%的食用酒精和允许量的山梨酸。
|